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选号中心 400套餐 400受理中心 招商代理 短信群发 山东400电话
新闻中心

偏方-急性支气管炎验方.
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4000531.com

 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的急性感染性炎症,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皆可引起支气管炎,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,继发细菌感染。在成年人急性支气管炎病因中病毒感染占85%~95%,最常见的病毒为鼻病毒、腺病毒、流感病毒、副流感病毒,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的细菌常为口咽部共生菌。细菌在亚健康人群中易导致急性支气管炎,肺炎链球菌、嗜血杆菌、黏膜炎莫拉菌、百日咳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。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,起病较急,全身症状多轻微,轻度畏寒、发热、头痛及全身酸痛,3~5d可消退。呼吸道症状常见有鼻塞、喷嚏、流涕、咽痛、声嘶,特征性表现是咳嗽,伴咳痰,痰或黄或白。主要为刺激性干咳伴少许黏痰,1~2 d可转为黏液脓性痰,重者终日咳嗽,常持续数周,有时可有气急、胸闷、胸痛等。50%的患者咳嗽时间超过3周,25%的患者超过1个月。体征:局部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,啰音或干啰音;胸部X线检查有片状密度增高影;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或中性增高。痰培养不能鉴别病毒性与细菌性支气管炎。85%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不给予任何治疗的情况下会自行痊愈。抗生素仅对部分患者有效,多数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不需要抗生素治疗。 

一、辨证论治
    中医古籍中无急性支气管炎病名,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“外感咳嗽”、“风温肺热”等病范畴。其病因病机为六淫邪气侵袭人体,外邪从口鼻而入,内舍于肺,肺为五脏之华盖,上连喉咙,开窍于鼻,司呼吸,外合皮毛,直接与外界接融,一旦遭受外邪侵袭,或从口鼻而入,或皮毛而受,肺部受感,肺气壅遏不宣,则咳嗽,外感风热或风寒入里化热,热壅于肺,炼液生痰,则痰热胶结,使肺的清肃之令失常;阳虚之人感受风寒或暑湿,则邪从寒化,转为痰湿阻肺证。中医分型:可分为风寒袭肺证、风热犯肺证、风燥伤肺证、痰热壅肺证、痰湿阻肺证。
1.风寒袭肺
恶寒重,发热轻(38℃以下)或无热,鼻塞声重,流清涕,头痛,肢体酸楚,舌淡苔白,脉浮或浮紧。多发于冬春季节,患者大多由于极度疲劳,同时感受风寒引起,治法:疏风散寒,宣肺止咳,方用止嗽散加减,荆芥,前胡,白前,杏仁,陈皮,炙百部,桔梗,炙甘草。
2.风热犯肺
好发生在春夏秋季节,发热重,咳嗽频作而剧烈,咳声高亢,或咳声嘶哑,痰黄稠而黏,咳时汗出,乳蛾红肿疼痛,咽喉干燥疼痛,,鼻流黄涕,口渴,头痛,恶风,舌尖红苔薄黄,脉浮数,治法:疏风清热,宣肺化痰,方用桑菊饮加减,桑叶,菊花,桔梗,杏仁,连翘,芦根,薄荷,生甘草,金银花。
3.风燥伤肺证
干咳,连声作呛,喉痒,咽喉干痛,唇鼻干燥,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,不易咯出,或痰中带有血丝,口干,或伴有鼻塞头痛、身热,舌苔薄白,舌质红,脉浮数。治法:疏风清肺,润燥止咳,方用桑杏汤加减,桑叶,杏仁,浙贝母,沙参,山栀子,知母,梨皮,芦根。
4.痰热壅肺
咳嗽气息粗促,痰多质黏厚或稠黄,咯吐不爽,或痰中带有血丝,身热面赤,口干欲饮,舌质红,舌苔薄黄腻,脉滑数。治法:清热化痰肃肺。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,黄芩,山栀子,桔梗,麦冬,桑白皮,浙贝母,知母,栝楼仁,橘红,茯苓,生石膏,甘草。
5.痰湿阻肺
咳声重浊,痰粘稠色白或带灰,鼻塞咽痒,胸闷脘痞,舌质淡或淡红,苔薄白腻,脉浮滑。治法:宣肺止咳,化痰燥湿,方选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,麻黄,杏仁,甘草,法半夏,茯苓,陈皮。
二、验方妙用
1.锄云止咳汤
药物组成:荆芥10g,前胡15g,白前10g,杏仁10g,贝母15g,化桔红10g,连翘15g,百部15g,紫菀15g,桔梗10g,甘草6g,苇茎30g。
加减运用:肺热加黄芩10g,鱼腥草24g;咽痛加射干12g,马勃12g;痰多加半夏12g,竹茹15g;热甚伤津加沙参15g,天花粉15g;久咳痰粘加炙麻黄9g,五味子9g;喘息加地龙15g,白果10g。
用药方法:每日1剂,5~7剂为1个疗程,一般治疗1~2个疗程。
适用证:气管炎、咳嗽夜甚,喉痒胸闷,多痰日久不愈,证属痰热壅肺之轻证。
验方来源:罗泽民.锄云止咳汤治疗支气管炎120例疗效观察.安徽中医临床杂志,2003,15(3):213-214.
病案举例:病人,女,45岁,2001年11月12日,因咳嗽、喘息4d入院。4d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,咳白色黏痰,咳痰不利,伴喘息,动则尤甚,胸闷乏力,吞咽不适,曾在门诊口服“青霉素V钾”“甘草片”等药物治疗,咳嗽无好转,咳黄色黏痰,痰量中等,喘息胸闷,气促,作胸部X片,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入院。察其舌脉,舌红苔黄,脉滑数。辨证:咳嗽(痰热郁肺,肺失宣肃)。治法:宣肺清热,祛痰平喘。处方:荆芥10g,前胡15g,白前10g,杏仁10g,浙贝15g,化桔红10g,连翘15g,桔梗15g,甘草10g,苇茎30g,地龙15g,侧柏叶15g。每日1剂,连服3日,诸症大减。上方去侧柏叶,加瓜蒌仁12g。2剂,诸症获愈出院。
    临证阐释:锄云止咳汤是岳美中先生所创制,岳氏认为:“气管炎”是因感冒而起,故不可强制其咳,或“兜涩其痰”,以荆芥疏散积久之寒邪,再以前胡下气排痰,白前祛深部之痰,浙贝、化橘红利咽化痰,杏仁、桔梗利肺排痰,紫菀、百部止咳润肺,甘草、连翘清热解毒,苇茎清热生津保肺,全方重在祛邪化痰,清肺生津,而达止嗽之功。故对气管炎所致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的病例有较好疗效,对急性支气管炎较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为佳。临床如能结合辨证早期用,可提高疗效。 
2.急支汤
药物组成:麻黄4g,杏仁、桔梗、白前各10g,百部15g,玄参20g,花椒、五味子各2g。
加减运用:鼻塞,加辛夷10g,头痛加羌活8g,痰多、便干加瓜蒌仁8g,痰多、便稀加苍术、茯苓各10g,咽痛加连翘15g。
用药方法:每日1剂,早晚分服,观察3~7d。服药期间饮食清淡,忌油腻辛辣之品。
适用证:适用于风寒袭肺兼痰湿阻肺证之急性支气管炎,以咳嗽阵作,痰白而黏,鼻塞,咽痒,胸闷而喘为指征。
验方来源:雍善晴.急支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.山东中医杂志,2008,27(4):275.
病案举例:男,17岁,2006年9月25日初诊。患者5d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、咽痛、咳嗽,经口服阿莫西林、银翘片、克感敏等药物,出现阵阵剧咳,痰白而黏,鼻塞,身痛,舌苔薄白、脉浮。检查体温37.5℃,咽部稍充血,扁桃体无肿大,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,未闻及干湿啰音。胸透提示:急性支气管炎。血常规正常。西医诊断:支气管炎。中医诊断:咳嗽,辨证属风寒袭肺、痰湿阻滞。治则:疏风散寒、止咳化痰。方药:麻黄4g,杏仁、桔梗、白前、橘红各10g,百部15g,玄参20g,花椒、五味子各2g。服药2剂后咳嗽减轻,继服原方加减2剂,咳嗽缓解,加减再服2剂症状痊愈。
    临证阐释:急支汤是陕西省洋县中医院雍善晴验方,此方功效在于解表宣肺、止咳化痰,方中麻黄为肺经主药,宣肺散寒止咳;使风寒之邪去而肺气宣,但麻黄用量不宜大,以免出汗过多,耗损肺气;杏仁肃降肺气而止咳,一宣一降,肺气调畅;桔梗化痰利咽,助麻黄宣肺;白前降气化痰,助杏仁肃降肺气;百部、橘红止咳化痰,花椒辛麻,以除咽痒,五味子酸甘,以敛肺止咳。全方具有宣肺散寒、止咳化痰作用。
3.加味桑白皮汤
药物组成:炙桑白皮、杏仁、黄芩、桔梗、山栀子各15g,半夏、川贝母各l0g,鱼腥草30g。
    加减运用:咳嗽、咳痰明显加橘红、炙百部各15g,全瓜篓30g;伴喘息加地龙10g,蜜麻黄10g;胸腹胀满,不思饮食加焦三仙各I5g,枳实l0g,伴气虚加党参12g,黄芪15g;兼风寒表证加荆芥、防风各l0g;兼风热表证者加桑叶10g、薄荷6g。
用药方法: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次服用。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;忌食辛辣、戒烟、戒酒。
适用证:痰热壅肺证之急性支气管炎。
验方来源:何林禄.加味桑白皮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30例.陕西中医,1998,19(10);437.
病案举例:党某,女,38岁,农民。1996年2月12日就诊。患者自述2周前因“感冒”后出现咳嗽、咳白色痰,伴鼻塞,流涕,咽痒等症状,经自服“速效感冒胶囊”等西药后,鼻塞,流涕等症状消失,但咳嗽,咳痰等症未减,特来门诊治疗。就诊时咳嗽,咳黄色稠痰,带有血丝,面红,气粗,舌红苔黄,脉滑数。听诊两肺呼吸音粗。西医诊断:急性支气管炎。中医诊断:咳嗽(痰热郁肺),治宜清热宣肺,止咳化痰,方用桑白皮汤加味,桑白皮(炙)、杏仁、黄芩、半夏、川贝、桔梗、山栀子、橘红各I5g,全瓜萎I5g,鱼腥草60g,生大黄(后下)、甘草各6g,2剂,水煎服。1996年2月15日复诊,诉诸证大减,偶尔咳嗽,饮食不佳。上方去大黄,加焦三仙各15g,3剂,水煎服后告愈。
    临证阐释:本方即古方桑白皮汤《景岳全书》加味而成,以桑白皮、杏仁、半夏、川贝母,止咳化痰,黄等、山栀子、鱼腥草清泻肺热,桔梗乃舟辑之药,导引诸药上及于肺。全方共凑止咳化痰,涤肺平喘之功。何林禄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30例,结果痊愈87例、显效41例,总有效率98.5%。
4.清肺饮
药物组成:金银花30g,连翘30g,薄荷10g(后下),荆芥穗10g(后下),前胡10g,白前10g,贝母10g,杏仁10g,桔梗10g,黄芩15g,芦根30g,白茅根30,甘草10g。
加减运用:发热者加羚羊角粉0.6g冲服;咽痛者加牛蒡子10g,射干10g,热伤肺津咽燥口干者加玄参10g;痰多咳吐不爽者加瓜蒌20g,桑白皮20g。
用药方法:每日1剂,水煎服。
验方来源;刘红跃.清肺饮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0例.吉林中医药,2004,24(6);24。
病案举例:田某,女,28岁,干部,于2001年3月4日初诊。诉2d前偶感风寒致咳嗽,咳吐白粘痰,量多不易咳出,咳嗽较剧烈,伴发热无汗,咽痛口干,鼻塞流涕,舌红苔黄,脉浮数。予清肺饮加减:金银花30g,连翘30g,薄荷10g(后下),荆芥穗10g(后下),前胡10g,白前10g,贝母10g,杏仁10g,桔梗10g,牛蒡子10g,桑白皮20g,黄芩15g,芦根30g,白茅根30g,甘草10g,羚羊角粉0.6g(冲服)。3剂水煎服,每日1剂,早晚2次服用。3月7日复诊:已无发热,咳嗽减轻,咳吐白痰,量少,鼻塞、咽痛等症状减轻。又予清肺饮随症加减服用4剂。3月11日三诊:偶咳少痰,伴有症状消失。嘱其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,咳嗽、咳痰等诸症消失而愈。
    临证阐释:本方适用于外感之邪由表化热入里,致痰热壅肺之证。方中金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荆芥穗辛凉解表而清风热;前胡、白前、桔梗、杏仁、黄芩、甘草、芦根宣肺止咳,清肺生津;川贝母、杏仁化痰止咳;白茅根清热凉血,先固未病之地,以防传变。综观本方,以辛凉清宣为主,其宣肺清热、化痰止咳之效显著,故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。刘红跃用此方加减治疗60例,结果治愈38例,显效20例,无效2例,总有效率96.7%。
5.止嗽散
药物组成:桔梗12g,荆芥6g,紫菀10g,炙百部12g,白前10g,甘草6g,陈皮8g。
    加减运用:若外邪偏盛见头痛,鼻塞,流涕等症,加白芷、辛夷花、桑叶;痰湿偏盛见痰多唯咯,咳时欲吐,伴胸闷不适,舌苔厚腻等症,加茯苓、法半夏、厚朴、杏仁;若有热象见喉痛口干,痰黄,脉略数等症,加黄芩、浙贝母;咽痒甚者,加僵蚕、蝉蜕;咳剧呕吐者,加枇杷叶、旋覆花。
    用药方法:每日1剂,水煎分2次温服。治疗期间忌鱼腥及煎炸食物,并嘱多饮开水,保暖避风寒。
    验方来源;高淑英,李国勤,边永君,等.止嗽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6例. 光明中医2006,21(12)
病案举例:陈某,女,35岁,2005年12月26日初诊。自诉咳嗽2周,喉痒痛,咽干,在外院曾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。服过中、西药物未见好转,咳嗽时胸肋痛,痰少。舌边尖红,苔白稍厚,脉弦。症属外感咳嗽,余邪未清,有热象。治宜疏风清热,化痰止咳,方用止嗽散加减:荆芥10g,白前10g,桔梗8g,紫菀8g,杏仁8g, 半夏10g,牛蒡子10g,百部10g,麦冬8g,蝉蜕10g,浙贝母10g,陈皮8g,甘草3g,服药3剂而愈。
临证阐释:止嗽散是清代医家程钟龄《医学心悟》一书中治疗咳嗽的方剂。止嗽散具有疏风解表,润肺止咳,顺气化痰之功效,因而是治疗外感咳嗽颇有良效的方剂。本方化痰宣肺止咳,并佐以疏散之品,以祛邪外出,方中紫菀、百部为君,二者均入肺经,味苦,性温而不热,润而不寒,功在止咳化痰,治咳嗽不分久新。臣以桔梗、白前,一宣一降,复肺气之宣降厂以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。佐用橘红理气化痰;荆芥辛而微温,疏散风邪,祛邪外出,宣发肺气,开其闭郁,有启门逐寇之功。甘草调和诸药,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效,用为佐使药。诸药配合,可收宣肺止咳,疏风散邪之功。本方药具有温而不燥,润而不腻,散寒不助热,解表不伤正的特点,正所谓:“既无攻击过当之虞,大有启门驱贼之势”,堪称温润相济,升降相因。因本方具有较好的宣肺止咳之功,故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而取得良好的疗效。
济南400电话,济南400电话办理,济南400电话申请,山东400电话,山东400电话办理,山东400电话申请,400电话代理,联通400电话--400电话受理中心
全国统一受理热线:400-8556-114
鲁ICP00001 电话:15269132997 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会展国际城北塔1-526室